查看原文
其他

如何创造一个公平的课堂环境?(纯干货)

星教师 2021-12-24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教学成长记 Author 冬子Dongzi

作者 | 东子dongzi
编辑 | 黄春霞



差异化教学(Differentiated Instruction)是根据不同学生的就绪水平、兴趣爱好和学习风格,调整教学内容、过程、产出和学习环境从而达到“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的目的。

学困生是指学习成绩暂时落后的学生。每个班都有学困生,有的老师谈学困生色变。在大班课堂中,紧张的课程压力下,单独帮助每位学困生像是无法完成的任务。

差异化教学的初衷是创造一个公平的课堂环境。但是,公平就是平等吗?

我们如何做到对学得好的学生和学困生都公平呢?(学困生也可以是好学生,但为了简化,本文会将学得好的学生称为好学生。)

把看比赛当做教学目标,平等就是每个学生有相同的支持,但相同的支持并不能保证所有学生都能看到比赛。而公平是给每个学生相应的支持,以保证所有学生都能看到比赛。


运用差异化教学的目的是保证每个学生都能达到教学目标:根据不同学生的水平和特点,提供相应程度的支持。个人化(Individualized)是差异化教学的核心。

差异化教学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难。我根据不同的学生需求和差异化教学不同维度,总结了八个差异化教学策略,帮助老师真正做到“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


灵活分组

灵活分组(Flexible Grouping)是指同质分组和异质分组的交互使用。

同质分组是指将学习水平、理解能力和学术表现相近的学生分到一组。异质分组是指将学习水平、理解能力和学术表现相差悬殊的学生分到一组。

灵活分组是考虑学生的三个需求,通过改变教学过程和学习环境来实现差异化教学的。


有的老师不建议在课上进行同质分组,我却发现同质分组在双人竞争游戏中的优势。

同质分组:我的课上一个叫“拿铅笔”的听力游戏很受欢迎。两个学生中间放一个铅笔,当他们听到正确的句子需要抢铅笔,最先拿到铅笔的得一分;听到错误句子则不拿铅笔,拿了的话需要减一分。

在这个游戏中,异质分组会导致好学生一直赢,打击学困生积极性。同质分组会调动学困生积极参与游戏。

异质分组:适合时间线长、复杂的评估任务。好学生可以在完成评估任务过程中帮助学困生,并起到领导小组的带头作用。学困生也会有融入集体、为共同目标而奋斗的融入感和参与感。

教学小贴士


交互运用同质分组和异质分组是关键,否则会发生这种情况:


一个成绩很好的学生曾问我:“为什么数学老师总是把我和成绩差的学生分在一组讨论?”


“因为数学老师想让你们相互学习。”


“可是和他们分到一组我什么都学不到。”他反驳我说。


我告诉他:“学习的最好方法是教会其他人。如果你能教会你的组员,那就证明你真的学明白了。”



分站学习

分站学习(Learning Stations)是在教室里设计四个不同的学习小站,规定时间内让学生自由选择站台进行学习,亦可根据学生水平,规定学困生必须在某个站台学习。


具体步骤:

1.将不同类型的学习材料(视频、图表、文章、思维导图等)和给学生的具体要求放入A、B、C、D四个站台。

2.让学生根据自身兴趣自行选择站台进行小组学习;或让学生从第一到第四站台依顺序进行。

3.老师可以在其中一个站台对学困生进行小组强化训练,也可在四个站台中走动,辅助答疑。


教学小贴士


1)老师不在的站台需要有明确的要求:请看视频填表;请读这篇文章回答以下三个问题;请完成之后和小组成员分享等。


2)不用担心学困生被叫到老师组会让他们不好意思。好学生也可以在老师组,可以给好学生不同难度的问题回答。


3)课前老师需要准备各个站台的学习资料,比较花费时间,不过在课上老师比较轻松,讲清楚规则后,学生可以独立完成小组学习。


4)根据学生数量灵活调整站台数量,比如大班课可以设置两组四个站台,一共八个站台,每个站台四到五个学生。



分层活动

分层活动(Tiered Activities)是指根据布鲁姆的教育认知分类(Bloom's Taxonomy),设计出调动学生不同层次认知能力的多层评估活动。


分层活动一般会有三个层次的评估任务:

第一层:为学困生设计的基础性评估任务;

第二层:为适合大多数中等生的评估任务;

第三层:为好学生设计的具有挑战性的评估任务。


分层活动的设计需要考虑五个因素:

1.难易程度(Challenge Level):参考布鲁姆教育认知分类表,依据认知能力的难易程度决定每层活动的难易程度。

2.复杂程度(Complexity):简化第一层任务的要求以适合学困生的就绪水平。第三层任务可稍微复杂一些,需要多步完成以挑战好学生。

3.结果(Outcome):分层活动的教学目标相同,相同的话题和资源,不同水平的学生完成的任务是不一样的。

4.过程(Process):选择不同层次任务的学生学习过程必然不同。

5.产出(Product):不同层次活动的产出(海报、表演话剧、绘制图表等)可以鼓励学生的多元智能,调动每位学生的积极性。

6.资源(Resources):老师需要为每层活动提供相应难度的教学材料来辅助学生完成任务。


教学小贴士


1)切要保证每层活动都提供足够的资源帮助学生探索和学习。比如,第一层活动可能需要最基本的生词表,第三层需要难度略高的文章、视频等资料。


2)一个班上的教学目标一般是相同的,所以差异化教学主要体现在过程和产出。


3)第一层活动也可以适当增加难度,挑战学困生达到i+1。


4)层次是可以「隐藏」的。保证每层活动都是有趣、有挑战性的,学生愿意参与的。各层活动也可打乱命名,避免第一个活动总是最简单的。



拼图式阅读

通过分配不同难度的阅读任务,拼图式阅读(Jigsaw Reading)可以充分调动所有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每个学生的任务是成为他们所读文章的「专家」,把各自所学带回基础组向小组「汇报」。


具体步骤:

1.依据难易程度,准备四种阅读材料标记为A、B、C、D。更常见的做法是将一篇需要精读的长文章分成难易程度不同的四个部分。

2.异质分组,每四个学生组成一个「基础组」。

3.「基础组」学生去各自的「专家组」读适合他们就绪水平的文章。

4.「专家组」组内讨论文章中心思想,老师可在各组答疑,主要帮助学困生组。

5.各位小专家回到「基础组」,汇报自己所学,每位学生的智慧被汇集在一起。


教学小贴士


1)「专家组」是同质分组,「基础组」是异质分组。


2)每个「专家组」的阅读材料是适合该组学术水平的,并适当提供生词表(Glossary)、指导性问题(Guiding Questions)等策略帮助学生,尤其是帮助学困生组进行独立思考。


3)可为「基础组」提供明确任务为活动增加趣味性和目的性:「经过今天的活动,每个基础组都需要做一个关于人口流动推拉理论的百度百科页面」。


4)整个活动可分为几天完成:第一天基础组设立目标,第二天专家组阅读讨论……


5)根据学生数量灵活调整专家组数目,图例中有16个学生,可以复制图例中的专家组,包含32个或48个学生。



选择板

为实现同一个教学目标,选择板(Choice Board)可为学生提供多种多样的学术活动和评估任务。

最常见的选择板是用3x3的井字棋(Tic-Tac-Toe)表格,设计出9个不同的任务。也可以用宾果游戏(Bingo)中5x5的表格。

具体步骤:

1.明确教学目标,选择板上所有活动都是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而服务。

2.以学生的就绪水平为基础,设计出适合学困生、中等生和好学生的评估任务。

3.为每个任务提供足够的学术资源(教学视频、课本、讲座、生词表等),从而辅助每位学生独立完成所选任务。

4.设定选择任务的规则:每个学生至少完成三个,或完成的活动必须能连成一条线等。

以生物课上的消化系统这个单元为例,单元测评设计的选择板可作参考:


教学小贴士


1)选择板的形式可运用在布置作业、进行单元测评中。


2)可留白中间一个活动,规定基本要求,让学生开动脑筋设计出他们喜欢的评估任务,从而给学生更多灵活性和掌控感。


3)选择板的设计思路是多样的,老师可依据不同的教学目标选择不同的出发点:就绪水平、多元智能、布鲁姆的教育认知分类(Bloom's Taxonomy)等。



复合式教学

复合式教学(Complex Instruction)是运用多元智能,在小组合作中给每个学生明确的任务,帮助学困生在合作过程中达到教学目标的教学法。

目前复合式教学大量被运用在数学课上,但其实每个学科都能应用此教法。


具体步骤:

1.从教学目标出发,设计出需要多个学生发挥各自优势和技能才可完成的开放式(open-ended)评估任务。

2.根据学生对教学目标的就绪水平进行「异质分组」。

3.设计角色卡片,每组的每个学生都需要有各自的角色和任务内容。(除以下传统角色卡片,老师可创造出适应任务需求的新角色:画家、建筑家等)

4.组内学生根据角色卡片自行决定角色分配。

5.各组依照任务要求,合作完成作品,老师需在各组流动,观察学困生参与情况、答疑指导。

6.作品展示可有两种途径:第一,设计小组在全班面前轮流展示;第二,让各组在教室内「摆摊」展示并讲解,邀请其他班的老师和学生来参观。


教学小贴士


1)老师可介入角色分配:防止学困生每次都是后勤组长,老师在小组成员面前可提出「XX是个很负责任的后勤组长,不过这次给其他学生一个机会吧!」
2)角色卡片需要有明确的任务描述和该角色可用的学术用语。
3)学困生和害羞的学生若不能充分参与讨论,老师可介入(Assign Competence),帮助他们找到各自的优势和参与感:「我看见XX先把公式列出来了,这是个很好的办法。」
4)每组只能问老师「小组问题」:小组成员可回答的问题,没有必要再问老师;组内没有答案的情况下即产生「小组问题」,可以问老师。


R.A.F.T.

RAFT母语写作程式是一个创意写作策略,旨在设计出有实际意义、能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写作任务。

RAFT代表写作四要素:角色(Role)、读者(Audience)、形式(Format)和话题(Topic)。


以西游记中我最爱的「真假美猴王」为例,写作任务的设计可以通过调整写作四要素实现:


第一个和第二个任务比较适合写作学困生,写作难度比较低。第三个和第四个适合中等生和好学生,挑战性比较高。

有了多种选项,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选择他们喜欢的任务。

教学小贴士


1)不同的写作任务需要的写作模板、参考资源和写作结构会不一样,所以老师需为选择不同写作任务的同学提供足够的支持。


2)根据教学目标,可统一「形式」以方便使用相同的评分标准,比如议论文单元,可以将形式统一为议论文,因角色、读者和话题都不同,学生的选择还是很多,达到差异化教学的目的。


3)第一稿、第二稿的写作和修改过程可以通过小组互改的方式,选择相同写作任务的学生分在同一组讨论改稿。老师可在第三稿时给写作反馈,让学生最终定稿。



多样化作业

多样化作业(Differentiated Homework)是在布置作业时给学生自主选择的机会。听起来像是「我需要给每个学生准备不同的练习题」,其实并不是的。

作业多样化的核心是将学习的责任交给学生一部分,对老师最有挑战性的部分是教会学生如何选择适合他们自己的作业。


教书育人最终的目的是培养可以独立思考的学习者,学生对老师的依赖度需要根据年龄的增长而降低,多样化作业可帮助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我意识。


教学小贴士


1)提前沟通好老师对作业的预期:选择作业的自由是为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只要能达到教学目标,每位学生学会的途径可以是不同的。


2)防止学生自认为「我全都会了」而不做任何作业,老师可安排在班内分享作业、相互评判或检查等环节。
3)设计「自我测评表」来帮助学生学会自我测评,让他们知道哪些内容学得好,哪些还没学好。
4)老师们不要压力太大,不是每份作业都需要多样化,要考虑到选择板、复合式教学和RAFT等教学设计已经在给学生不同的作业任务了。


走出误区

差异化教学能实行的前提是:了解你的学生,了解学生需求中的就绪能力、兴趣爱好和学习风格。

教一个班时间长了,老师对学生们的兴趣爱好和学习风格早已烂熟于心,但是学生对不同单元学习的就绪能力是不同的。所以预评估(Pre-assessment)是不能省略的。

新老师对差异化教学的误解来源于对学生多元智能的忽视。多元智能包括八个方面:

1)语言智能(Verbal/Linguistic)
2)数理逻辑智能
(Logical/Mathematical)
3)空间智能(Visual/Spatial)
4)身体动觉智能(Bodily/Kinesthetic)
5)音乐智能(Musical/Rhythmic)
6)人际交往智能
(Interpersonal/Social)
7)自我认识智能 (Intrapersonal)
8)自然观察智能(Naturalist)


每位学生的智能是不同的。一个历史学不好的学生可能非常擅长绘画和唱歌,所以在历史课上的学困生其实是美术课和音乐课上拔尖的好学生。历史老师可以调动这位“历史学困生”的艺术细胞,可以让ta成为历史课上的小老师。

老师不是教室里唯一一个可以教授知识的人,每位学生都有不同方面的优势,每位学生都可以是课堂里的“小老师”。

充分调动“小老师”就是运用差异化教学的关键。

差异化教学不是老师为每位学生设计独一无二的教学内容、作业和评估手段。

真正的差异化教学是为了帮助所有学生达到教学目标,根据学生需求和教学内容,提供多种的评估手段,运用大班教学、小组教学、小组合作和独立学习的交互,实现“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


来源 | 公众号“教学成长记”



xingjiaoshi@dett.cn





☟ ☟ 点击阅读原文,一键购买!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